行政长官发表《香港家书》
   
 

二○○八年十月十八日

二零零八至零九年施政报告

各位市民:

   施政报告刚在星期三发表后,连日来听到不少市民的意见,我想同大家谈谈信心问题和生果金的政策。

   我明白社会对施政报告有期望,尤其是在经济面临挑战时,大家期望会更高。不过大家同时要明白政府是不可能每年都派钱去做短期利民纾困措施,过去一年由财政预算案到七月的特别纾困措施,加起来总共已经用了超过五百亿。我们要居安思危,为未来经济形势转变做好准备。

   同样,期望每年施政报告都提出新政策去刺激经济,创造就业,这是合情,但不合理。当见到经济有危机时,大家都自然想有灵丹妙药,这是合乎常情。但去年政府已经订出了五年基建发展大计,今年四月开始动工处理启德发展土地、明年广深港高速铁路动工、二零一零年港珠澳大桥及沙中线动工,西九文化区各项设施也会陆续开展。

   我粗略估计,十大基建项目投入运作至成熟阶段,可每年为香港经济创造超过一千亿元的增加值,并创造额外约二十五万个职位。经济发展既已定下方向,并且正开始落实,作为政府是无需要每年不断提出新计划,而我的判断是在考虑金融海啸这因素后,认为要继续以基建推动经济及加强区域合作,这两条既定路线,在宏观策略层面是无需要作出改动的。

   至于不断转变的外围因素,现阶段无人可以准确预测对全球及本地经济有多大冲击,所以我才决定成立经济机遇委员会,由一个核心小组去作全面评估及提出应对方法,这样才是负责任的做法。政府不应因一时金融海啸引起的情绪反应,未充分掌握情况下便胡乱出招,这样反而会自乱阵脚,不利香港经济稳定。

   第二个市民最关心是生果金水平和引入入息与资产审查的问题。

   第一点,我清楚向市民保证,政府在长者福利的整体开支是不会减少。我们用于高龄津贴的支出,亦都一定不会减少。

   第二点,我知道当初设立高龄津贴是作为敬老,所以金额水平是象征式表达一种尊敬心意。但近年高龄津贴被视为不少长者日常生活的入息援助,所以增加金额的呼声此起彼落。

   我充分了解为何会出现这种看法上的改变,因为部分长者,他们有少许个人资产,例如自住楼宇或储蓄,所以不符合领取综援的资格,但他们不想动用储蓄,生果金便成为他们的经常收入,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这已经不再是象征式敬老金,而是一种入息援助。市民大众一定要深思,是否希望高龄津贴的性质有这种根本性的改变呢?到底我们想要的是「敬老金」抑或是「养老金」?这是一个社会要做的整体决定。

   我们现在绝不是建议取消高龄津贴。事实上,社会各界及各政党提出增加高龄津贴至一千元,我是认同这个水平的。我之所以提出要考虑入息及资产审查,是要令高龄津贴制度可持续下去。因为香港人口老化愈来愈快,廿五年后,每四个香港人有一个是六十五岁或以上的长者,以及一个仍然需要照顾的学生或者小童。换言之,四个人之中只有两人是工作的成年人,除了养育子女和照顾老人家外,还要承担无分贫富的高龄津贴,每一位成年人每个月就要额外负担五百元,每年就是六千元。

   目前我们的高龄津贴开支为四十一亿元,若一切不变,单是因为人口老化,长者数目增长,到二零三三年,有关开支已经会增加至九十七亿元。若我们今天接受议员要求加至一千元,无需入息及资产审查,有关开支将是一百四十亿。这二十五年之内,我们单是高龄津贴一项,便需要额外支出接近一百亿。究竟这个做法是不是社会最佳的选择呢?是不是应该把资源集中投放于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家呢?作为负责任的政府,是要摆事实、讲道理向市民交待清楚。因为最终生果金的钱也是来自市民及企业税收。

   当然,增加生果金可能会皆大欢喜,只要人人受惠便可以赢得掌声,避免批评。我在二零一二年就会退下来,但是否就不需要考虑下一届,甚至再下几届政府福利开支的承担能力呢?不需要考虑我们下一代,甚至再下几代对整体社会福利开支的承担能力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办不到。所以,入息及资产审查即使有争议,我们也要面对,及早把问题提出来让社会辩论,令社会大众、政党、议员知道提高生果金的代价,从中作出衡量及选择。

   最后,我想强调,无论将来是否引入审查,现时已领取生果金的长者是一定不会受影响的。今次施政报告只是提出原则性看法,目前高龄津贴检讨仍在进行中,细节仍未有定案,社会各界可以提意见。各位市民也要认真,理智地想一想,表达你们的看法,我希望整个社会也要思考这个问题。

  曾荫权  
行政长官曾荫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