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发表《香港家书》
   
 

二○○七年一月二十八日

文物保护

各位市民:

  相信不少人都注意到,香港民意近月出现了莫大变化。市民对于 「集体回忆」越来越感到兴趣,也唤起了社会上的一种觉醒。

  要为集体回忆订下精确的定义并不容易。集体回忆的出现,也许是由于市民开始反思他们的文化身份,以及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的意义,因而增强了植根本 土、归属地方的历史意识。又或许自九七年香港回归后,社会上一直凝聚一种感情,对于这个大家曾经一起成长、如今安居乐业的地方日益认同。

  不过,集体回忆并非仅在于追忆旧时景物。市民近日热烈谈论的天星码头迁拆等事件,说明了集体回忆不限于对古老建筑的怀缅。市民对某些地点的共同经历和个 人体验,关乎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可以构成集体回忆。这些回忆既可以是欢乐节庆甚至紧张冲突的场面,又可以是一次集体家庭旅行、或是每天乘坐渡轮上班的个人 回忆。我们都珍视这些永留心底、不时在脑海浮现的个人老照片。每个人的回忆都那么与别不同,说明了文物保护问题难有尽如人意的解决方法。

  我近来反复思量这个问题。集体回忆也许就是要指出一种路向,帮助我们确定自己的身份、角色以至根源。我们不可忽视这份觉醒,而我个人就非常重视这份觉 醒。这是一个历史转折点。政府要紧贴民意,就必须灵活回应诉求。目睹这些没有任何团体或政党代表的市民真诚表达情感,我也深受感动。透过互联网和传媒的广 泛报道,我们这次得以听到过往无法公开表达的心声。我已经听到他们的意见,其中不少我也有同感。毕竟,这些集体回忆对他们对我都同样深刻难忘。

  那么,我们未来的路向怎样?我们面对最少两项挑战。首先,怎样把这些新意见纳入我们沿用的谘询机制之内?这些意见许多都是在当局已经作出正式决定后,才 经传媒公开表达的。对我们来说,这是一项真正的考验。我们必须寻求新方法处理,因为过往我们没有订立指引处理以这种形式表达的意见。不过,我们相信,这些 坦诚表达而得到普罗大众共鸣的意见,必须加以肯定。

  文物保护面对的第二项挑战,触及香港经济发展的核心。在这片弹丸之地,可供基建发 展的土地相当有限,但过去三十多年,我们建成了许多铁路、公路、公共屋邨、新市镇,还有机场。私营机构在同一时期也发展了不少项目。当时,社会普遍认同, 香港的建设计划和市区发展至为重要,是缔造理想投资环境的重要经济动力。经济要继续繁荣,建筑物就要拆旧建新。时移世易,今天市民更加重视文物保护。在市 民眼中,市区发展已非重于一切,特别是这些发展要以失去文物建筑作为代价。不错,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求取适当平衡。

  这只是事情的一面,还有另一种趋势让人感到忧虑。目前,香港正面临公共投资不足且进度缓慢窒碍发展的危机。这源于一种严重的误解,就是经济发展和文物保护 是相互排斥的。想法就是每项建设工程都牵涉一场「一方全胜另一方全败」的战争。事实却并非这样。香港的基础建设不容延误。面对区内、特别是内地竞争城市相 继涌现,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自身的竞争优势。这点政府责无旁贷。社会人士必须明白,香港要继续繁荣兴旺,稳当国际都会,基建投资至为重要。

  继而就是保护文物所涉及的金钱代价。此中困境在于香港的经济发展倘若无法持续,也就无能力支付文物保护所涉及的庞大开支。两者息息相关。

  展望未来,我们的计划如下。在文物谘询方面,我们仍在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并会抱持开放态度。我们会搜集社会各界的意见,让每位市民的心声得到聆听。事 实上,民政事务局三年前也曾征询市民对文物保护的意见,而我已经指示他们再次与公众讨论有关议题,收集各方意见再决定未来路向。

  为此,本星期初已经先后举行两个地区公众论坛,而二月中前再会举办三个公开论坛。此外,还有为专业团体举办的核心小组讨论。当然市民还可以寄电子邮件往民政事务局畅所欲言。我促请各位市民继续在这些论坛和网址踊跃发表意见。

  我可以向各位保证,现有的文物保护制度会更趋透明。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不会有任何秘密议程。我们已经说明了政府在文物保护问题上的想法。三年前,共有78 处炮台、建筑物、石刻和考古地点等列为古物古迹。最近另有496幢楼宇纳入保护文物候选名单。部分人士可能认为名单过于广泛,部分人却认为范围不够宽广。 市民开始质疑这些发展新限制会对公帑造成多少损失?又会对列入保护文物的私人楼宇怎样赔偿?由谁来支付费用?又为什么这样支付?这些问题都事关重要。就让 我们一起理性地一一讨论。

  我们都十分喜爱设于赤柱的美利楼、复修后的上环西港城和位于半山由甘棠第改建而成的孙中山纪念馆。现在正好 有机会让我们表现一下,我们都乐意就文物保护的老问题注入新思维。我们希望透过最新一轮的谘询紧贴民意,并找出一个新制度,让市民和政府合力开拓一条新途 径寻求各方共识。

 

  曾荫权  
行政长官曾荫权